您的浏览器不支持JavaScript,请开启后继续

China Heating,Ventilation and Air Conditioning
联系热线:010-64693287 / 010-64693285

《2021中国制造强国发展指数报告》发布

  • 作者:
  • 中国科学报
  • 发布时间:
  • 2021-12-30

       12月29日,中国工程院、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在北京联合发布《2021中国制造强国发展指数报告》(以下简称《报告》)。

       《报告》显示,2020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特别是在新冠肺炎疫情等严重冲击下,中国制造业经受住了巨大考验,在中国、美国、德国、日本、英国、法国、韩国、巴西、印度9国对比中,充分彰显了体系完整优势。

       具体而言,我国实现了规模优势唯一增长,质量效益基本稳定,创新动能活力提升,强基固本初见成效,绿色低碳践行有力。9个国家2020年制造强国发展指数排名及所处阵列相较2019年均未发生变化。同时,我国虽仍处于全球制造业第三阵列,但与第一、第二阵列国家制造强国发展指数差距不断缩小,追赶步伐持续加快。

       《报告》总结了我国2015年—2020年制造强国建设进程及经验。《报告》指出,五年间,我国制造强国发展指数由105.78增长到116.02。我国制造业总体趋势稳中向好,实现了市场快速响应,体现出对各类生产要素的强大动员组织能力,呈现出迎难而上、愈战愈勇的“韧性”,制造强国建设进程基本按照预期目标前进。制造强国战略已成为引领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的一面旗帜。

       中国工程院院士、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长单忠德指出,我国制造业的体系完备且不断向中高端发展,正加速融入全球产业链,竞争力持续提高。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2021年—2025年全球经济发展大概率将呈现更为跌宕起伏的显著波动,但仍能从短期波动中探寻到中长期平稳发展的大脉络。

       单忠德表示,“十四五”期间,我国制造业发展要着力扭转我国经济发展“脱实向虚”导致的要素价格扭曲和资源错配现象;要进一步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努力构建完善与中国制造业完整产业体系相匹配、满足制造业转型升级重大需求的创新体系;要加快进行产业基础能力评估,不断夯实产业基础。此外,要提升盈利能力,着力打造一批核心竞争力强、带动作用明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大型综合企业集团;要加快推进制造业节能降耗和绿色低碳转型;要不断提高产品质量与可靠性,鼓励优秀制造企业“走出去”参与国际合作,全力打造知名品牌,加速推动制造强国阶段性战略目标实现。

       中国工程院院士朱高峰对《报告》进行了解读。他指出,从预测结果看,2020年,中国制造强国发展指数已与日本水平十分接近,顺承当前的发展态势,在国内外宏观经济环境不发生重大变化的前提下,按照既定计划继续大力推进制造强国战略,我国能够在2025年迈入全球制造强国第二阵列,迈入制造强国行列。但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国制造业的发展得益于完整工业体系优势、广阔市场优势等多重红利叠加,而“质量效益”分项数值对制造强国发展指数贡献率仍有待提升,全社会增长的研发投入经费并未重点流向制造业,我国制造业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充分的问题依然突出。在结构性、体制性、周期性问题相互交织的大背景下,保持宏观稳定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中国制造业要着眼长远、抓好当前,解决脱实向虚、市场、资金、观念、作风、决策机制、人才和结构等一系列外部和内部问题,坚定不移推进制造强国建设。

       “制造强国发展指数”自2015年起每年发布,社会关注度高,已成为客观评价我国制造业整体水平的权威性指数。(文/韩扬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