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不支持JavaScript,请开启后继续

China Heating,Ventilation and Air Conditioning
联系热线:010-64693287 / 010-64693285

【暖通战疫】人民的城市——从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修订看行业未来发展趋势

  • 作者:
  • 思翔工程设计洞察
  • 发布时间:
  • 2020-03-26

深圳市建筑科学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长 叶青

1 绿色建筑是城镇化建设反思的结果

        1886年世界上第一辆四轮汽车上路,使得城市有了大幅扩张的可能;1909年英国出台第一部关于城市的规划法。当时英国的城镇化率已经接近80%,之前都是市场化建设,之后逐渐开始用法规人为地控制城市建造;1962年,美国海洋生物学家蕾切尔出版《寂静的春天》,反省了工业化带给大自然的伤害,标志着生态文明的开始;1990年英国出台了第一部绿色建筑标准,而当时英国的城镇化率已经到90%——绿色建筑是反省的结果,是对自然、人和城市的需求进行重新反省;1999年日本出台了《日本住宅品质确保促进法》,第一次把住宅真正作为商品立法,设立索赔、召回、保险制度,确保开发商终身负责,促进了日本住宅产业化的进步。

        在生态文明背景下,决定了中国的城市发展既要有工业化的效率,也要有农业文明时的绿色。传统的工业化是“大而全”,通过规模经济产生效益。在互联时代,是通过“微而联”产生效率,从而产生效益,所以传统的任何规模化、集约化的思维方式、技术路径、商业模式在未来将面临巨大的挑战。

        当人们重新认识到绿色建筑是城镇化进程当中反省结果的时候,建筑跟人的关系将被再次认识。世界卫生组织的报告表明,人一生87%的时间在建筑内度过,62.5%的疾病与室内环境质量有关。2016年美国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研究显示,在绿色建筑中工作的人们思考能力和计划能力得分高出25%以上,让人生命更健康高效的价值远胜于资源节约效果。所以重新定义绿色建筑变成新时代新内涵。

2 绿色建筑的核心是以生命价值为中心

        2006年中国关于“绿色建筑”的第一版定义是“全生命周期内最大限度的节约资源,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高效的使用空间,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质量建筑”。2015年有第二版,2019年发布了第三版——“在全寿命期内,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高效的使用空间,最大限度地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质量建筑”,把“最大限度”放在了后面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最关键是绿色建筑的内涵更加丰富和全面,从性能导向层面,用“安全耐久、健康舒适、生活便利、资源节约、环境宜居和创新加分”六个方面代替了原来的“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室内环境和运营管理”。

        相关修订要点:

  •     从关注“资源、过程、建筑物”转变为关注“性能、结果、人”;
  •     重新设定评价阶段,引导绿色技术的实施落地;
  •     新增绿色建筑等级,与全文强制工程规范相协调并推进绿色建筑的普及推广;
  •     改变分值确定方法,简便易操作。2006版采用条目法,2014版采用权重打分法;
  •     一、二、三星级绿色建筑均应进行全装修。全装修工程质量、选用材料及产品质量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并提出了全装修的具体要求;
  •     分层设置性能要求,提高绿色建筑性能水平。星级确定:最低得分(每类指标满分值30%)+全装修+总得分(60、70、85)+特殊要求;
  •     优化计分评价方式,增强评价方法可操作性;
  •     扩展绿色建筑内涵,响应绿色建筑技术发展。

3 绿色城市是人民的城市

        亚里士多德二千多年前说“人们是为了追求美好的生活来到城市”。城市的本源是幸福生活的载体,实现生命的平等和高效。城市给人安全和连接,让人获得平等且可感知的幸福,这种幸福不是可以被设计、被安排,被规划的,幸福的城市是与自然共生、与效率共生、与文化共生。

        城市的特质是不会变的,但是未来一定是创新发展方式。城市要实现与效率共生,“空间效能、绿色产业“是方向,为城市提升效率、为用户提高品质、为产业提供平台、为城市输出模式。所有的新技术跟传统业务实现结合,进而达到新的生态平衡,加上手段和路径,让我们平等享有人民的城市。

        我们过去的城市是权力加资本的专家系统支撑下的,而未来人民应作为使用者来参与决策。行业的价值观会改变、流程会变革、内涵会增加、外延也会增加、方法都会改变。在数字技术背景下,使用者参与设计,在数字化平台上完全成为了可能,新技术在所有建筑上的应用都应该围绕着真正的使用者,而现在我们的客户不是使用者,客户不等于用户,这是我们最大的行业挑战。

4 行业未来发展需要自我变革

        “去资质、自组织、求创新、精服务、组平台、跨行业”——这样的背景下,对于公司而言,公司管理模式也将发生变革,从以组织管理为中心的端对端管理模式变革为以员工个人为中心的点对点管理模式;以流程/过程管理为核心转变为以结果管理为核心;以公司内部价值管理转变为上下游价值一体化管理。对个人而言,以组织安排为核心变革为以个人选择为核心;以工作时间为核心变革为以工作结果为核心。

        要想打破内外部的边界去进行交流,最关键是一个管理文化的改变,需要打造员工与企业的共享机制。员工为什么要到企业来?尤其当资质逐渐沦落为形式的时候,大家集聚到公司,根本原因是公司让员工的生命价值最大化,让他更有效率,从这个方面,对设计行业来说,知识要成为巨大的平台。

        真正的变革源于我们内心的改变,我们拥抱变革的根本原因是要用爱去拥抱人,要回归到为城市里的人服务,这样我们才可能有自己的生存价值和提升意义。企业的效率在新的时代是源于我们的认知和价值观,其次才是技术革命,最后才是各种商业模式。